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365txs.com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15节(2 / 2)

朱雄英回想书上的记录,说道:“泥沙,黄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淤积,抬高河道……”

陈景恪笑道:“对,就是泥沙,所以治黄先治沙。”

“要想治沙,就要了解黄河中的泥沙是怎么来的。”

要说核心了吗?

朱雄英反而有些失望,以往讲课,都是从古讲到今,然后给出解决之法。

今天怎么一步到位了。

陈景恪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继续说道:“黄河的泥沙是从上游地区携带而来,具体是……”

他拿出一张地图,指着上面道:“黄河的泥沙大部分都来自于这三个地方。”

晋陕高原、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

朱雄英收起小小的失落,低头仔细看了起来。

“这三个地方处于黄河中上游,支流几乎全部汇入黄河……”

“黄河里的泥沙,就是这些支流携带而来的。”

朱雄英疑惑的道:“为何这里的河流,会携带如此多的泥沙呢?”

陈景恪赞许的道:“问到点子上来了,为什么呢?因为水土流失。”

“就是这些地区的植被,被大面积破坏,土壤裸露。”

“没有植被保护,雨水就会将泥土冲走,最终带入黄河……”

他讲的很细,朱雄英很快就了解了什么叫荒漠化,什么叫水土流失。

同时对于黄河水患的成因,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实在唐朝中期之前,黄河携带的泥沙是没有这么多的。”

“王景治理一次,能让黄河八百多年不发生大的灾祸,也多得益于此。”

“从唐中期以后,黄河携带泥沙暴增,才是导致黄河无法长治久安的真正原因。”

“你可知是为何?”

朱雄英眼睛一亮,开始了开始了,要讲历史了吗?

我就说,景恪讲课肯定会讲史的。

“不知,景恪你直接开讲吧。”

额……陈景恪相当无语,你这小子,不是个好捧哏啊。

“在唐中叶以前,河套地区水草丰美,晋陕之地还生有大片森林。”

“秦汉隋唐,修建宫殿的木料,大多都是直接从晋陕之地砍伐。”

“所以那时期的宫殿修的尤为的宏伟高大。”

“到宋朝时期,晋陕之地的森林已经全部消失。”

“修筑宫殿的木料,只能从云贵甚至海外运输,代价实在太大。”

“所以从那时起,宫殿的占地规模变得小了许多,但变的更加精致。”

朱雄英很是高兴,又学到一个知识。

虽然这知识貌似没什么卵用,但说出去能显得我更有见识不是。

陈景恪顿了一下,觉得自己扯得有点远了,就将话题收了回来:

“继续说回正题,为何唐朝中叶以前,河套和晋陕之地还水草丰美,之后就突然荒漠化了呢?”

他自问自答道:“因为过度开垦。”

“汉武帝时期,大汉从匈奴手中夺回河套,陆续从中原迁徙百万人去垦荒……”

“河套成为了大汉的马场和粮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