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365txs.com

第119章(1 / 2)

呵呵。

蔡邕一语双关,“老夫相信将军!忘恩负义,并非将军本性!将军的诚心,也会被天下人看见!”

袁绍长揖,“多谢蔡中郎!”

诚心?

看来他得问问,朝廷想要的是什么诚心。

至此,这场责问总算是结束了。

袁府开宴,款待远道而来的诸位名士,以及麾下将领们。

而赵贵早已被拉下去处决。

宴席上,袁绍探问道,“蔡中郎似是对浮云道长尤为亲近,不知?”

蔡邕微微一笑,“不瞒袁将军,神悦的母亲,乃是老夫侄女。”

袁绍恍然,“原来如此!”

难怪这老儿来势汹汹。

灵机一动,笑道,“敢问中郎,浮云道长可曾定亲?”

知道神臂弓是张祯所传之后,更坚定了他为幼子迎娶张祯的念头。

——幼子若是不喜,大不了让他多纳几个美妾。

不过,吕布的部将,比如高顺等人,定然不愿意张祯嫁到别人家。

但蔡邕既是张祯的外叔祖,就会多为她考虑。

袁家四世三公,名门望族,底蕴深厚,娶公主都使得,是最好的联姻人家。

他不信蔡邕和张家不动心。

他们怎么不去抢

蔡邕一怔,“袁将军,你这是”

袁绍冲着袁尚一抬下巴,自信地道,“蔡中郎,我这儿子如何?”

不是他自夸,平生所见少年郎,就没有比显甫更俊逸的。

蔡邕:“人中俊才!”

他也明白袁绍的意思了,简直,简直从何说起!

虽然袁绍这幼子风采出众,但神悦一心匡扶汉室,怎么可能外嫁诸侯。

不等袁绍再说,笑道,“神悦年幼,暂不婚配。”

袁绍:“我儿也年幼,等得起。”

蔡邕替张祯婉拒,“多谢将军美意。”

袁绍还不死心,“浮云道长并未见过我儿。”

若是见了,只怕非君不嫁。

蔡邕秉性厚道温良,这时不得不道,“京中俊才也不少。”

你袁家幼子在冀州算得上翘楚,放到长安,放到天下可排不上号。

倾慕神悦的少年郎多矣,却都自惭形秽,不敢表明心意。

不缺你袁家这一个。

袁绍:“喝酒喝酒!”

宴席直至深夜。

袁尚也从蔡邕带来的文士口中,问出了朝廷想要看到的“诚心”,稻米十万斛。

“他们怎么不去抢!”

袁绍火冒三丈。

他的诚心可没那么重。

袁尚:“阿爹息怒!”

袁绍:“去告诉他们,没有,一斛也没有!”

袁尚苦笑,“儿早已说过了,那文士说,他们可以等到今秋收割。”

袁绍一晒,“那就让他们等罢!”

三千人马,他养得起。

吃了他的粮食,就得帮他打公孙瓒,很划算。

袁尚笑容更苦,“名士们等不了,三日后就要离开。”

而他们会将这一消息传到各地。

也就是说,各方势力都会盯着袁家,看他们诚不诚。

袁绍:“这个亏,我们只能吃下?!”

真是比盗匪还狠!

袁尚看一眼父亲,“听说叔叔的诚心,值米十五万斛。”

这句话有效缓解了袁绍的愤怒。

沉吟道,“十五万斛?”

比他还多一半。

袁尚:“没错!”

袁绍琢磨数息,忽然露出一丝笑意,“快快备粮,送使者回朝。”

自己倒霉,固然难受。

但如果能让他那好兄弟更倒霉,那他愿意先倒霉。

袁尚应下,又道,“作为回报,蔡邕将表阿爹为冀州牧。”

袁绍脸色又不好了,“这是回报么?这是辖制!”

蔡邕、高顺称他为袁将军而不是袁州牧,是因他这冀州牧是自领的,并非朝廷所授。

可他若接受朝廷的任命,就加深了与朝廷的联系,代表着臣服。

袁尚为他倒了盏茶,劝道,“阿爹,事已至此,别无他法。”

有时候,他是真的不明白阿爹的心思。

阿爹嫌刘协是董卓所立,年纪幼小,想要拥立东海王刘恭之后,幽州牧刘虞。

但问题在于,刘虞根本不想当皇帝,数次拒绝了阿爹的拥立。

所以阿爹还纠结些什么?

刘协年纪确实小,可小有小的好处,君壮臣弱,君弱臣壮。

如果非要在刘虞与刘协之间选一个的话,他宁愿选刘协。

袁绍看幼子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暗道显甫还是缺少历练。

自己哪是嫌刘协年幼?

嫌的是刘协非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