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元棠这株云植,能令羲对阵道的感悟加深,在没有修炼的情况下也能布出相对复杂的云阵来。
水源的问题解决了,柳寻就不用再将寿元浪费在到外域取水上。
八个湿民形成的泉水,目前来说节省一点够用了。
瑞兽鹿蜀多子多孙的能力也能影响到湿民,即便目前没有交易更多湿民的机会,但只要鹿蜀足够,这八个湿民也能慢慢繁衍开。
前世作为云城柱石的几类瑞兽,如今已经初露其价值。
鹿蜀主繁衍,当康主云植收获,驳烛主许愿,还有一些未被柳寻收录的,都会让云城进入高速发展期。
黄泉道六转也只是让柳寻战力不俗,并不能令云城根基深厚。
柳寻前世能支撑那么久,靠的就是一种种异兽。
等云城出现窍神境武者,柳寻就可以开始将异兽作为一种生意,慢慢推广出去,那时即便禁足于陨落之地,亦能弥补一些不足。
第438章 三类九品
“都散了吧。”蠡摆了摆手,都在这看湿民,云城里的活还要不要干了。
蠡处理云城事务许久,身上积累了极高的威信,加上他处在凝煞即将突破变化境的边缘,旁边的城民一哄而散。
这个曾有先天瘟疾的野民如今受惠,修为逐渐赶上了第一梯队的几人。
不过蠡性情维稳,不会因此而骄傲,这也是柳寻重用他的原因。
“学堂规模已经嫌小了,还得再修一修。”蠡嘟囔着,回到处理云城事务的地方,看着放满桌案的兽皮卷,不禁一阵头大。
随着云城的发展,他一个已经没有那么多精力处理这些事了。
仙主又沉迷修炼,只处理云城的关键之事,担子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即便蠡如今修为大进,也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
想到这,蠡写下一封谏书,让一只别枝鹊叼送至仙主云楼中。
柳寻看完蠡的建议,目光微亮。
已经到了建立内政体系的时候了吗?
看来云城的发展还是不错的。
一个发展良好的云城,离不开内政支持。
大荒的内政体系有别于柳寻所知的其余事例,柳寻尝试过不少内政体系,但有些在大荒显得水土不服,还闹出了不少笑话。
这次柳寻思考片刻,最后提笔写下“文、武、杂”三字,旁边勾写九品,一品最高,九品最低。
文类包括礼、乐、书、术等教化之项,从学堂、书塾毕业的人可以靠教化别人或是帮助处理云城事务积累功绩,以获九品之位,再靠旷日持久的功绩提升来获得晋升。
武类因为柳寻没有需要武者攻伐的目标,暂时定为角斗场的功绩积累,以连胜为标杆,九品的门槛便是五次十连胜。
越往后,连胜越难,尤其是有灾兽出场,即便变化境的几个城民都要小心应对,其他人就更难了。
这也是柳寻留下待填补的坑,
一味的用角斗场功绩来论武之九品,这并是长久之计。
武道重在杀伐,未来云城之间的争斗,还有其余纷繁战事,才是城民获得功绩的去处。
云城已经在有意识培养军武人才了,另外还打造了一些诸如羊患之类的军团。
当然,零星的十几个人还称不上军团,但有目的地培养,等规模壮大后,才会体现出其强大。
杂类囊括了文武之外的所有行业,比如铸器、酿酒、酿蜜等等,都可以将九品划分代入进去。
柳寻设计的三类九品制更多侧重于资源的分配,在权力方面并没有什么优待,这才是适合云城的制度。
内政体系囊括于其中,算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种制度看似粗糙,但只需协助柳寻导正好云城发展的方向就行。
最后的根本还在于仙主,其余都是辅助。
有了一个合适的制度,能更好地激发城民的积极性,不至于每日只盯着修炼一事,从而荒废了云城事务。
另外,不是每个城民都具备较高的武道资质。
想要他们修炼到武道第四境,恐怕不光要耗费大量的资源,还要枯等漫长的时间,估计这些城民寿元尽时都未必能成功。
因此三类九品制将这些人分层次隔开,文、杂二类就是为他们准备的。
有针对性地分配资源,才能让资源不至于短期内造成浪费。
可以预见,未来武类才是提升品级最快的。
因为天上仙之间少不了争斗,窍神武者更是云城大飞跃发展的关键,武者提升品级加快,资源自然就会往武类倾斜,这样分配相对公正,不会引出更多的麻烦。
仙主坐镇云城,麻烦还是越少越好,否则时间都浪费在处理云城事务上,如何能证得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