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365txs.com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24节(1 / 4)

吴桐信任他们614所,信任他老杨,他们必然也不能辜负吴桐的期待,必须做到又快又好,在确保研究人员的身体健康上,把整个团队的速度和质量操练起来,打好他们未来国内第一发动机研究所的底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他们现在所有得紧张努力,都将成为未来,他们笑傲一般人的底气。

随着时间的推进,一个个部件被打造组合完成,随着一个个从内到外的部件完成,ws-b1发动机的轮廓,也逐渐整体成形。

等到升力扇叶组装完成,ws-b1发动机的研发,真真正正进入收尾阶段,这个过程,已经是两月有余的时间。

不是他们速度不够快,按图索骥还能花这么多时间,而是ws-b1发动机所需要的元件众多,每一个部件,都要精准到极致,几乎是纯手工打造,他们已经是极快的速度了。

对614所来说,两个月出头的时间,搞定一台数据领先世界先进水平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发动机,简直是天降奇迹。

ws-15,这个基础版本的国有发动机,他们从研发到诞生,他们走了多长时间,如果算上国内发动机起始,可以说是整整近乎三十年的时间。

第305章

筑梦

ws-15,这个基础版本的国有发动机,他们从研发到诞生,国内走了多长时间,如果算上国内发动机起始,可以说是整整三十年的时间,都只多不少。

三十年,按着六七十岁平均寿命来看,已经是半辈子过去了。按着百岁人生,人生也已经过去了小三分之一的时间。足够一个哇哇降生的新生儿长成了而立青年。

在中华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中,推动航空发动机技术的突破一直是一个关键的挑战。

国内工业科研起步晚,又面临着技术封锁的究极困难模式,每一步的进步,都是国内航空工程师们以傲人的毅力和智慧,摸着石头过河。

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是所有国内航空工程师孜孜不倦追求的至高梦想!

ws-15发动机的研发,更是历经数十年的艰辛努力,从最初的设想萌发,到艰难被嘲笑为拼凑的ws-10,从虚心向隔壁老大哥求教,到痛心的近乎被坑,买下了有问题的毒馅饼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他们一直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他们一直在模仿和学习先进国家的技术,摸索着自己的发展道路。ws-15发动机的研制历程充满艰辛和曲折。

而ws-15最终能够成功诞生,正是来源于他们614所,全体上下,始终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虽然,当初诞生的它,可能不够完美,可能距离世界领先水平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但是,它的诞生,代表的是,中华终于有了一款不错的,自主研发的国有发动机,是他们航空工业的一大突破,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他们的发动机,能够有这样的突破,起因是所有爱国航空工程师们,长期以来对航空发动机技术的追求和探索!

正是这种坚持和努力,才使得ws-15发动机在05年成功首飞,也是所有航空工程师们一直在追求技术的突破。

当年的奋斗精神,他们犹然记忆于心,未曾忘却。这两年,得益于吴桐的回报,他们接触更多的先进理念,掌握,并吃透这些理念,整个团队的水平,相较于当年,也有了巨大提升,有了更高筑梦的资本!

杨伟带队,再次拿出了当年啃下ws-15这个硬骨头的架势,最终配合吴桐完成了ws-b1的落地诞生。

当那崭新的成果,呈现在杨伟等人眼前的时候,他们的视线,不由得从清晰到模糊起来,是他们眼中,含住的激动热泪。

“吴总,我们成功了?我们有变循环发动机了对吗?”杨伟声音哽咽,嘴唇颤抖几下,才找到自己的声音。

多少年,他们一直热切的期盼,超越世界,领先世界。现在,真真正正,预期超越世界的成果,崭崭新摆在了他们面前,还是由他们一手打造而成。

若不是亲手打造,亲自督管一个个元件,组成一个个部件,再到如今,一个个部件组成了这崭新,并且拉开世界差距,性能预期报表的ws-b1。

看着它,他们胸中的骄傲,犹然升起,若不是还稍微留点儿理智,他们这会儿很想张狂得意地笑。让所有人见证,他们在吴桐吴总的指引下,打造出来的傲视新成果!

“是的,杨老师,没有意外,我们成功了,ws-b1诞生,我们要进入变循环发动机时代!”吴桐看着面前不算巨大的真家伙,也同样的眼含欣慰,画在图纸上的研发设计,永远比不过眼前的实物更加让人震撼。眼前完成最终组装的ws-15,犹如一节小型鱼雷一样,不大的身躯,却是有着超乎寻常的迸发动力,将要带给世界,极致的体验,也将中华,实现变循环成熟技术的时间,拉近了十年以上的步伐。

未来记忆中,吴桐无意中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