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365txs.com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24节(3 / 3)

无穷多个素数对(p,p+2k),当k=1的情况,就是孪生素数猜想。

吴桐在草稿纸上写下几行式子,

设y为第y个素数,p(y)是第y个素数的值,p(y)2是素数的平方。代表小于等于这个素数能直接确定素数的范围。

p(y)2-p(y-1)2p(y)=11,

p(y)2=121l(5)=(1/2)(2/3)(4/5)(6/7)(10/11)=16/77u(5)=(1/2)(1/3)(3/5)(5/7)(9/11)=27/154p(5)2-p(5-1)2=72

数学世界广阔无垠,她在深入研究,最先接触到的是数论。

数论是个很神奇的板块,让多少人为它迷醉不愿醒。

它的门槛很低,很多公式和定理,初中生都能看懂,不知诞生了多少民间科学家,每年就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给中科院写的信,几乎能把中科院淹没。

民科都觉得自己证明了世界难题,究级猜想,怀才不遇!但是很可惜,他们的学识,却是连中科院入门验证题都通不过。

可见,数论又是个极其需要天赋的区域,现实残酷,没有扎实的根基和超众的天赋,基本没有可能在这个版块有所成就!

第56章

老师?

吴桐到没有自大狂妄的觉得以自己初学者这点儿水平,就觉得自己能挑战世界难题。

只是,年前吴桐全面补全数学各个板块基础,来到京大后,继续数论的学习研究,自然而然接触到了数轮板块各个猜想这方面的资料和论文。

当然,在一般难题对吴桐不存在困扰,要说吴桐对攻克世界难题猜想没有兴趣,那是假的,但凡学数学的,都有一个攻克世界猜想的野心。

她刚刚拜读钻研了诸多数论版块的著作和论文,不可避免,也开启了对素数版块的深入研究,研究数论的人,少有不为素数沉迷的,她也不是那个例外。

大于1的整数中,只能被1和这个数本身整除的数是素数。

孪生素数在后世的新进展,吴桐模糊从前世记忆力挖出,应该是13年,当时在国任教的张益唐先生,证明了存在无穷多对素数,其差小于7000万。

尽管7000万是个很大的数字,但这个结果成立,就是第一次有人正式证明存在无穷多组间距小于定值的素数对。

只是孪生素数越往前越难如登天,张先生也只推进到这一步!

国际数学家学会,通过张先生的方法,将7000万这个数字,缩小到246,全世界对此感兴趣的数学家,都想要不断尝试,通过选取一个恰当的函数,希望终有一天能将这个差距缩小到2这个数字。

只是,想要从246到2这一步,目前依然仿若高山,困顿着全世界的数学家。

更遗憾的是,张教授使用的依然多是经典数学技巧,并不具备太大的革新性,在当时也引发了些争议。

当时因为是华人数学家的突破,国内新闻头条轮番播报,吴桐对此有些印象。

若是没记错的话,张先生当时用得是他改良的筛法,吴桐虽然对孪生素数猜想暂未有破局办法,但是以悟道石碑推演本能来说,她已经有了直觉性的判断,单凭筛法,此路不通!

张教授对孪生素数猜想的贡献不可磨灭,但是依然无法完成对这一世界难题的破局。

吴桐在仔细推演过不同论文各种方法的论证后,在已经推演的部分有了些思路,她又写下几行式子,这是用她自己的思路来走的论证。

她尝试性的往下继续想再推演几步,但是思路点太过散乱,无法连成线,她还需要继续的研究学习。

孪生素数猜想不愧是世界级的猜想,以她现在做大学题目,基本不存在磕巴,题干抽取,思路自来的流畅,面对这个难题,依然前路深深感到了知识的匮乏,前路渺茫。

吴桐没打算一口吃个大胖纸,再难的题总归是有答案的,现在不能给出答案,只能是她自身所学还不够。

拿着推演的草稿纸,吴桐起身,想要再找些这方面的资料,筛法、圆法,李群?还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