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365txs.com

1983渔耕山海间 第36o节(2 / 3)

出“巨石斑”来也不是没可能。

但梁自强算过账,还是养到一年半,顶多两年三年就可以了,周期拉得太长对他来说未必划算。

毕竟还有新的鱼苗、新的网箱源源不断补充进去,旧的不卖出去,新的不来。

“那些拿货的直到现在,反应都还不错吧?”梁自强问。

“反应也不全是好的,也有人骂,”韦攀嗬嗬笑着,“骂咱们出货慢了,这点石斑不够他们消化!”

说是骂,其实等同于市场对他这些养殖石斑的高度认可了。

“好东西没法子一下就把摊子拉太大啊,还得是精品才行。要是我盲目扩大规模,量是上来了,味道都跟那些池塘养殖一个样,回头他们又得骂人了!”梁自强也笑了。

“对喔,说到池塘养殖的石斑,金濠镇的那个养殖户也在打听你呢!”韦攀忽而想起了什么,说道。

“金濠镇?就是用村里池塘养殖石斑的那家养殖户?他打听我啥了?”

梁自强当然知道金濠镇养殖户。以前在杜子腾那儿也听到提起过,说是金濠镇用池塘养殖出来的石斑,外表差异还不算什么,主要是吃起来味道差得太远,后来月海酒楼都不愿意再进那家的货了。

“他问我,这深海养殖的石斑味道真能比得上野生么,不可能有大家传的那么神吧?还问,这个梁老板是在哪儿学过什么养殖技术吗?我听人说,好像现在都没几个人愿意拿他的货了,就算降价都还是不大好卖。所以他又跑到我这来推销,我没要他的,因为他那个石斑,味真不行,这没法子!”韦攀透露道。

梁自强想想,金濠镇那个养殖户估计现在都要愁死了。一开始是杜子腾那种高端酒家嫌弃,现在这大半年来,就连普通拿货的商人都开始青睐梁自强的石斑,嫌弃他那些货,真是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他还真问对了,养殖技术我肯定是在城里找高人指点过,要不然瞎搞哪养得出好石斑?”梁自强模糊道。说完他又顺便问道,“对了,金濠镇也算是老养殖户了吧,比我应该还早些年头吧?”

“这个我知道,是比你早点,但也没早太多。比你早个一年半载,不等于经验就老到,我看他就一直没找对路,用池塘养石斑,光图个方便省事,这哪成!”韦攀摇头叹道,“有些懒主意,还是打不得!”

两人聊了一会,梁自强就起身告辞了。

国内海产养殖确实兴起来也就这几年的事,但也正因此,市场供不应求。按说,养殖得稍好点,是完全不愁销路的。梁自强不觉得是自己的石斑抢了别人的生意,只能说金濠镇那养殖户确实没走对路子。

想到这,他同时也不免有些庆幸,还好他是选择无名岛那种得天独厚的纯野岛环境养殖,现在看来,市场非常买账。

就算往后有一天海洋渔业资源枯竭了,自己也完全可以持续赚钱,做到屹立不倒,甚至把盘子做得更大……

第470章 梁父在海上突然发病

从11月多开始,船队的冬捕持续两个月,一直到了新一年的1月22号,过小年前夕才停歇下来。

临近年关前去月海酒楼卖石斑鱼时,杜子腾说是手上有电影票,是周六的,送了两张给梁自强。于是,梁自强在过完小年后的那天带着媳妇、儿子一起在迎宾区的电影院看了场电影。

出来后,趁着媳妇、儿子都兴致不错,索性又去动物园买了门票,陪着媳妇、儿子看老虎、狮子、猴。

也不知梁景程咋想的,看到别人骑马,他居然提出也要骑。两岁半的娃肯定是不让上马的,最后是扶着他,让他在马背上挨了一下了事。

过完春节,直到元宵节都过了,按照本地习俗,选个好日子,船队才继续前往深海冬捕。

冬捕一直延续到4月初,随着春汛到来,越冬渔场鱼虾变少,冬捕才宣告结束。

对于梁自强的整个船队四十几号船员来说,反倒冬春淡季是他们最来钱但同时也最累的几个月。一鼓作气忙完了冬捕,梁自强给他们放了半个来月的长假,啥时候去普通深海海域开展作业等他通知。

但梁自强自己没太闲着,休息两天,便开上莲纹木船,与父亲、大哥一起去浅海寻找亲虾去了。

捕捞亲虾的同时,顺便也在浅海找些蓝蛤、薄壳、海蜈蚣补充到虾塘,作为天然辅饵。

忙完了这些,又去往笛鲷岛。这个岛是当初老谢为了答谢相救而透露给梁自强的,接连三年来,梁自强不仅会偶尔来这里垂钓笛鲷,更会在每年的四至六月份期间抽个时间,来这里寻找笛鲷亲鱼,孵化鱼苗。

把木船靠近岛边停下后,父子仨开始垂钓亲鱼。钓上来的笛鲷是不是亲鱼,他们还是能够凭鱼身特别是鱼腹部位的状态而辨别出来的。

三人坐下,上饵,往礁石间的水中甩入钓线,便开始坐等有鱼上钩。

一群小小的“医生鱼”游出,医生鱼喜欢与笛鲷伴生。这至少说明,直到如今,这里的野生笛鲷依然有不少。虽然年年垂钓,但也年年都繁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