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我们上高中也是要去璇珠岛上吗?”
“对啊,一中二中三中都在璇珠岛上,四中在另外一个岛。”
“到时候我们肯定也要在学校里住宿了吧?”
“那肯定啦,不然每天花两三个小时去通勤啊。”
“嘻,还不知道跟同学一起住宿舍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徐采苓想着,盘算道:“那以后五天都要住在学校里了,只能周末才能回家了。”
“对啊。”
“知意,你肯定也要考一中的吧?”采苓问。
“嗯嗯!”
“阿胜你呢,要不要一起考一中?”
“……姐,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光是听到一中这两个字,阿胜就感觉压力山大了:“随便能有一所高中能让我上我就烧高香了!”
“那阿胜你以后也一起考璇珠岛的高中吧。”
徐采苓说:“到时候每次去上学和回家,咱们还能一起坐船走!”
“好啊。”
其实比起来一起上学一起回家这件事,徐采苓更在乎的是大家还能不能在同一所学校,要是还能在同一个班就更好了。
这样就不用每次都要等到周末才能见面了……
“方为,你知道一中在哪个位置嘛?”
“知道啊。”
“那一会儿咱们到了市里,去一中逛逛吧?”
“不知道能不能进学校里诶。”
“没事!不能进去的话,咱们就在外面看看!”
“行,那我就带你去看看你以后要考的高中长啥样。”
虽然这会儿还在读初一,但四人也都思考起以后读高中的事情来。
方为则要想得更远一些,若是家里贻贝养殖计划顺利的话,两三年后也肯定是不小的规模了,到时候家里有了积蓄,他还打算让老爸在市里买些房产或者店面来的。
璇珠市区的房价或许比不上北上广深那么夸张,但过些年的涨幅也是相当惊人的,借由着这样的先知眼光,购买一些房产来作为家里的固定资产,永远是最稳妥的理财策略。
方为没想过要当多么富可敌国的有钱人,事实上资产庞大到一定地步,反而会变得身不由己失去自由,‘刚刚好’是一种心态,也是一门学问。
现在想这些还有点早,算是未雨绸缪的粗浅规划吧。
……
旅程有些漫长,却丝毫不觉得沉闷。
两个小时后,随着交通船在终点站的璇珠码头停靠,方为四人也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
“到咯~!”
“出发去一中~!”
“哎哎,先去蛋糕店,买个生日蛋糕!”
“还有蛋糕吃!!”
“方老爷,你真好!”
俩少女雀跃得不行。
第168章 少女们的生日
早上出发的早,这会儿抵达璇珠市也早。
四人推着自行车从船上甲板下来,方为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才早上九点半钟。
璇珠码头比白潭码头要大得多了,交通船的班次也多,从这里坐船到沪海的话还有直达的交通船,仅需一个半小时就够了。
方为四人站在陆地上,坐船坐得时间久了,站在平实的地面上时,竟还有些摇摇晃晃之感呢。
呼吸着这里格外不同的空气,采苓知意阿胜显得很兴奋。
“这大概就是城里的味道吧!”
“……是汽车尾气的味道!”
“方为,那艘是去沪海的船吗?直达的好像!”
方为抬头看了看徐采苓手指的方向,点了点头道:“嗯,应该是去沪海的船。”
“这里过去要多久呀?”
“一个半小时吧。”
“这么近!从白潭码头坐船到沪海要五个多小时呢!”
“因为不是直达的呀,沿途要停靠的。”
“那还不如先坐船到璇珠码头再坐船到沪海呢。”
“笨,时间上不好掌握啊,到头来一样折腾,路程也差不多了。”
“那下次我们一起去沪海看看吧!”
“好啊。那等咱们初中毕业了,来个毕业游咋样?”
“好!!”
方为笑了笑,在交通不便的年代里,沪海算是很远的地方了,也是徐采苓一直想去的地方,更是柳知意曾经生活长大的地方,他当年也在那座城市工作生活了多年。
以后有机会自然要去看看的。
随着海产资源的枯竭,很多靠海为生的海岛人都开始出来谋生,去各大城市打工是最普遍的选择。
最津津乐道的,便是偷渡去港岛了,小时候听大人们说起村里的谁谁偷渡去港岛,深夜游过海湾登陆那块土地,徐采苓听着都觉得不可思议,或许对大人们来说那都是生活所迫,但对少年少女们来说,却是有一种如行走江湖那般的热血沸腾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