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365txs.com

第179章(1 / 2)

她的小屋位于城东,这处地势稍高,她爬上屋顶,刚好能看见天空中莹莹满月,以及长安城中央,位于外廷中心的司隶校尉府。

她就这么撑着下巴,吹着夜风,让酒意和思绪慢慢发散。

城内打更的声音,将她惊醒,她吸了吸鼻子,灵活地翻身下地,推开房门。

小小的屋子里,墙上、房梁、地面,满布着蛛网一样的细线。

这些细线的交织点上,贴着一张纸,纸上用重墨写着地名,覆盖住下面记录事件的细密字迹。

豫州、司州、青州、兖州、凉州、并州、交州……

所有的地名,通过细线串联起来,最中间的位置,则贴着一幅画像。

她看着那副画像,喃喃自语。

“我该如何……才能达到呢?”

第164章

三日前的徐晃, 还是在河东郡一带,狼狈逃窜的董卓余部。

三日后,他来到长安, 成为了有资格参加武会试的“武举人”。

这一切,都要从白波军说起。

徐晃是庶民出身,原先跟随白波军将领杨奉起义,反抗东汉朝廷,董卓专权时期,白波军在河东郡打败了董卓的女婿牛辅后,和李傕的军队相持。

后来白波军在情报部张寿的运作下,首领郭泰带着大部队归附曹班,继续对抗董卓,杨奉这一支则投降了李傕, 转而为董卓效力。

杨奉的选择理由非常简单, 比起曹班这样官宦世家出身的贵族,李傕的脾性显然更对他们的胃口,他的军营也更能接纳白波军这样的农民起义军。

然而事实证明,他的上司站错边了。

董卓死后, 曹班在长安大败董卓余部,徐晃所在的军队,再一次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

是打, 还是降?

这个问题其实在西凉军的上层是很清晰的,李傕、牛辅、董旻三位将领中,牛辅是董卓的女婿,董旻是董卓的弟弟,无论是长安还是洛阳,都不可能放过他们,长安这边刚刚吃过败仗,因此牛、董二人便将目光,放在了东边兵力空虚的洛阳。

而李傕的选择余地则明显宽裕,他是主降的,王允在洛阳不是缺兵吗,那他索性就投王允,牛辅和董旻什么水平他还不清楚?

随便拿一个当投名状,还怕洛阳不接受他吗?

李傕磨刀霍霍向战友,手下凉州出身的将领多数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投降书递给洛阳后,洛阳却迟迟没有回音,西凉军人心惶惶的同时,杨奉和徐晃这些农民起义军出身的将领也有了其他心思。

“依我看,这西凉军还是不宜久留,王允要是能接纳我们,就不会如此犹豫不决,既然郭泰在长安,将军和不投长安?”

徐晃如是向自己的上司杨奉建议道。

“好主意,那便派你去探探口风。”

杨奉如是向自己的下属命令道。

徐晃懵了。

探口风,怎么探?郭泰在长安可是被封过车骑将军的,金印紫绶,仅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之下。

而他呢?他的上司杨奉都只领了个裨将军的杂号,他自己可以说啥也不是。

啥也不是,怎么谈?上去不就是送菜吗?

因此当武乡试的消息传到了河东郡,徐晃便抓住了这难得的稻草,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河东郡和弘农郡,作为洛阳和长安的中间的地带,暂时处于权利真空期,也因此董卓的余部能在这一带得到片刻喘息。

可不知曹班和王允是商量好了,还是权臣之间的默契,两京都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只是轮流派骑兵驱赶他们,将他们步步往北边羌胡领地逼。

但是显然曹班更加奸诈,“默契”对付共同的敌人的同时,又私下里将手伸到了河东郡。

徐晃将她所谓的“武举”,理解为换了名头的征兵,只不过开出的条件比寻常的征兵丰厚一些,征人要求也高一些。

当然徐晃对于武举比试的骑射、步射、摔角都是有信心的,要是能通过武举选官,哪怕只是当个小吏,他也能想办法联系上郭泰,让他在军中,给自己和杨奉留个位置。

“姓名?”

渭桥码头,办公区登记处,“武举特别通道”的士兵询问面前的男子。

码头经过多次扩建,如今划分为三大区块,装卸区停靠船舶、装卸货物,仓储区盘点和暂时存储货物,办公区为码头管理人员的办公场所,人员登记、隔离也是走办公区。

“余晃。”徐晃留了个心眼,报上了自己的假名。

士兵记录下徐晃的身份信息,与他们收到的乡试合格名录比对确认后,便让他在一旁稍等,紧接着,徐晃身后一身形魁梧壮士也报上了姓名。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典韦。”

徐晃被壮士威猛的身形吸引,瞄了一眼他的乡试成绩

——陈留郡一甲第一名。

陈留郡?怎么还有兖州的生员?

陈留郡太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