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三国梦飞将在32
使君认识小女文姬?
蔡邕博学多闻、文采斐然、学贯古今, 为人果敢正义,曾向汉灵帝密言七事,以期吏治清明, 天下大安。
却因过于仗义执言,被小人屡进谗言,宦海沉浮多年, 真正被重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蔡邕这次会出现在洛阳,也是董卓闻得他之大才,特意派专人前往陈留郡,请蔡邕出山。
就董卓这般名声,蔡邕并不愿响应他的征召,以自己有病为由进行推托。
但是董卓并不是个好脾气的人,他愿意给你面子请你,但他并没有给你不给他面子这个选项。
收到蔡邕的拒绝后,董卓只给了他出山,和三族被灭两个选项。
没有人怀疑董卓会说到做不到,所以蔡邕最后还是出现在了洛阳, 为董卓所用。
虽然此次出山实非蔡邕所愿, 所幸董卓还算给他这位大儒面子,偶尔还是愿意听一听他的进言。
当然, 由于董卓向来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听取蔡邕谏言的次数着实不多。
董卓身死后,蔡邕继续在朝中为官,某次朝议提到了董卓, 蔡邕忍不住叹了口气, 被王允认定为是董卓同党,都是汉室逆贼, 当即将他下狱,要求廷尉收押治罪。
蔡邕当时正在修编汉史,他心知自己真若被王允打上这样的标签,定然不得活命,故主动向其承认自己的过错,并提出可以对自己实施在额头刺字、截断双脚的处罚。
可惜这些都被王允直接驳回,不予通过。
因为他铁了心要将蔡邕作为杀鸡儆猴的那只鸡,警告朝中对董卓有所倾向的人。
先前在场的众人多同情蔡邕的遭遇,纷纷劝说王允。
但王允向来逆反心理严重,旁人越是与他的想法反着来,他越是一条路走到黑,坚决要把蔡邕这个董卓同党处死。
吕布穿着夜行衣,孤身一人潜入蔡邕所在的牢房时,已至耳顺之年的蔡邕因为下狱后遭受了不少刑罚,再加上忧思过重,人已是奄奄一息。
幸好吕布随身携带月月制作的强身丹,直接给蔡邕喂了一颗,把他的命往后续了一续,才免了他当夜殒命的结局。
因为心中有效仿司马迁一样修编汉史的执念,蔡邕明知逃狱对名节有污,最后还是接受了吕布的提议,随他一起离开大牢。
因为白日蔡邕糟糕的身体情况已上报至王允,所以第二日他从大牢消失的消息传入王允口中,王允倒也没怀疑这是蔡邕之计。
心中对处死蔡邕一事已经有所松动的王允最终决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蔡邕一事轻轻略过了。
这也是为什么吕布能这么顺利地把蔡邕偷运出来的原因。
有时候人不怕别人有所求,反而怕别人无所求。
所以蔡邕得知吕布的诉求是希望他可以去并州执教,他便欣然应允。
他早年曾被贬至五原郡安阳县,对并州的情况亦非一无所知,当年能去的地方,现在又有什么不能去呢?不过是故地重游。
并州苦寒,倒也省了与他人间毫无必要的交际,可以安心修编汉史。
蔡邕对于自己这样的后半生,亦十分满意。
至于一州长官是男是女?
唔,他连董卓在做他上峰之时都可以认真对待,何况只是换了个性别呢?
蔡邕虽然曾上书向汉灵帝谏言,便是灾异变故频发乃是妇人、宦官干预政事之故,但也是因为董太后等人混乱朝纲,他才有此一说,并不是针对所有女子。
蔡邕做好了一切心理准备,安心呆在吕布军中,时常与他沟通交流,顺便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前往并州。
初见月月之前,蔡邕没有想到,这位赫赫有名的大汉唯一女州牧吕月,竟然与自己还有些渊源。
月月点头道:不知先生可曾去过寻香阁?那是我名下的产业。文姬小姐那时时常光顾敝处,我因此有幸与她相识。
寻香阁如今堪称大汉知名度最高的香药铺子,刚在陈留郡开店时,蔡邕就去光顾过,不然他的女儿蔡琰小小年纪,又如何知晓此地。
只是蔡邕没有想到,寻香阁幕后的老板,之后竟步入官场,如今已做到了州牧之位。
得知此事,蔡邕心中只有无限感慨。
小女已于三年前嫁与卫氏之子卫仲道,如今定居在冀州河东郡安邑县。说起女儿,蔡邕眼中一片温柔。
冀州与并州接壤,等时局稍微稳定些,先生若是有意探访文姬小姐,我定会安排。月月向蔡邕保证道。
那就多谢使君了。蔡邕对月月道谢。
蔡邕虽然服用了吕布给的强身丹,这些时日也一直在服用药剂培元固体,但是一路随军作战的奔波,对于他这个年纪的文人来说,实在为难。
所幸月月这次广邀有志之士随她北上,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同伴中,有两位医术极高的大夫,正好请他们给蔡邕会诊。
坐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