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光是水土不服就能要了人的命。
看出张仲景眼底对自己的担心, 知道自己的身体肯定没问题的月月眼神放光:如果我做的足够好,女子当官这件事应该有机会被史官添上一笔吧!若是真有这番机缘, 那么后世之人就会知道,在我们大汉就有女子可以当正经做实事的官员了!
亲历这么多世界,月月十分清楚越到后世,对女子的禁锢便会越多。不趁着对女子束缚较小的民风开放时代玩简单模式, 非要去挑战困难模式吗?
很抱歉, 她可没有这种故意给自己增加困难的爱好。
张仲景对月月要去做香药使这件事本身没什么意见,他只是作为朋友多为月月考虑了一下:女子为官乃是首开先河之事, 若是被众人知晓,受人非议都是轻的。我劝你还是放弃南下当什么香药使一事吧。
张仲景出身士族,虽然他自己对做官不感兴趣,但是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他对很多事都有着清醒的认知。
如今朝堂之上,出身士族的人都在拼命挤压出身庶族的人,只愿所有官职都由士族牢牢把控。
男子之间对官位的争夺都已领入如此严峻的状态了,月月一个女子突然要挤入其中分一杯羹,定会第一时间成为众人打击的对象。
说不定原本正处于你死我活状态下的士庶两个阶级,都会因为月月的出现暂时选择握手言和,先把她给打下去再说。
虽说小小的香药使根本谈不上弄权,但是其中蕴含的深意就足够令人深思了。
以张仲景对朝堂那些人的了解,他们定会以最快速度将这种不应出现的变故消灭,并迫使它永远无法重现。
张仲景虽然不知道月月使了什么手段,过了官方这个明面获得香药使这个官职,但他真的不看好后续的发展。
但是月月觉得自己前期该使的劲都使过了,总不能在收获果实的时候退缩吧?
所以她真诚地谢过张仲景的好意,并坚定地表示自己还是要南下。
人、财、物、力都已经切实花出去了,不捞回本可不是她的风格。
张仲景见月月这般态度,便知自己的劝说并没有达到效果。
作为一个看惯人之生死的大夫,他倒也不强求月月一定要听从自己的想法,毕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非他人所能阻止的。
在这件事的想法不同,不代表不能同行。
最后张仲景还是愉快地接受了月月的邀请,搭她的顺风车前往襄阳拜师。
车队到了襄阳,寻了几人打探情况,月月和张仲景便顺利找到了王神医的医馆。
王神医在襄阳名声极高,医馆每天都有大量的病人求诊,有本地人,也有慕名而来的外地人。
月月和张仲景向他介绍自己的档口,就被求诊的病人打断数次,由此可见王神医的繁忙。
月月因为还要继续往南走,不能在襄阳久留,只能遗憾先提出告辞,留张仲景在襄阳求学。
车队一路向南,几经颠簸终于来到位于交州南端的南海郡番禺县。
拿着任命文书走进设在港口附近的市舶司报到,成为汉朝的一名正式官员。
虽然是民风开放的汉朝,前有吕后持政,后有平阳公主等人在朝堂上拨弄风云,但是在这种距离都城洛阳极为遥远的南海郡,女子的地位依旧低得可怜。
和这里的其他女子比起来,月月最大的优势就是她有朝廷的任命文书。
唔,说起这封任命文书,月月还是得感谢一下荀彧。
要不是小小年纪就展露出非凡天姿的他被唐衡相中,想要择他为婿,月月也没机会和与她不在一个阶级的荀绲合作,搭上现在极得汉灵帝宠信的中常侍张让。